HTTP
状态码
信息响应
1xx 类状态码属于提示信息,是协议处理中的一种中间状态,实际用到的比较少
- 100
Continue
客户端应 该继续请求 -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该代码是响应客户端的 Upgrade 请求头发送的,指明服务器即将切换的协议,比如:websocket
成功响应
- 201
Created
该请求已成功,并因此创建了一个新的资源。这通常是在 POST 请求,或是某些 PUT 请求之后返回的响应。 - 202
Accepted
已接受。已经接受请求,但未处理完成 - 203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非授权信息。请求成功。但返回的 meta 信息不在原始的服务器,而是一个副本 - 204
No Content
对于该请求没有的内容可发送,但头部字段可能有用。用户代理可能会用此时请求头部信息来更新原来资源的头部缓存字段。 - 205
Reset Content
告诉用户代理重置发送此请求的文档。 - 206
Partial Content
当从客户端发送 Range 范围标头以只请求资源的一部分时,将使用此响应代码。
重定向消息
- 300
Multiple Choice
请求的资源可包括多个位置,用户代理或者用户应当从中选择一个 - 301
Moved Permanently
请求资源的 URL 已永久更改。在响应中给出了新的 URL。 - 302
Found
资源临时移动,未来可能会对 URI 进行进一步的改变 - 303
See Other
服务器发送此响应,以指示客户端通过一个 GET 请求在另一个 URI 中获取所请求的资源 - 304
Not Modified
缓存的目的。它告诉客户端资源还没有被修改 - 305
Use Proxy
所请求的资源必须通过代理访问。已被弃用 - 306
unused
此响应代码不再使用;它只是保留。它曾在 HTTP/1.1 规范的早期版本中使用过。 - 307
Temporary Redirect
与 302 具有相同的语义,但需要使用在前一个请求中使用的相同方法在另一个 URI 上获取所请求的资源 - 308
Permanent Redirect
与 301 具有相同的语义,但需要使用在前一个请求中使用的相同方法在另一个 URI 上获取所请求的资源
客户端错误响应
-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错误,服务器无法或不会处理请求。 - 401
Unauthorized
客户端必须对自身进行身份验证才能获得请求的响应 - 402
Payment Required
保留供将来使用,最初目的是将其用于数字支付系统 - 403
Forbidden
客户端没有访问内容的权限,与 401 不同,服务器知道客户端的身份 - 405
Method Not Allowed
请求方法不允许 - 406
Not Acceptable
服务器无法根据客户端请求的内容特性完成请求 - 407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类似于 401,但是认证需要由代理完成。 - 410
Gone
当请求的内容已从服务器中永久删除且没有转发地址时
服务端错误响应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遇到了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 - 501
Not Implemented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功能,无法完成请求 - 502
Bad Gateway
网关或代理的服务器,从上游服务器中接收到的响应是无效的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由于超载或系统维护,服务器暂时的无法处理客户端的请求,Retry-After
字段应该包含恢复服务之前的估计时间 - 504
Gateway Timeout
当服务器充当网关且无法及时获得响应时,会给出此错误响应。
URL URI
URL 是 URI 的一个子集
HTTP 的 URL 使用定位的方式实现的 URI
HTTP 协议组成
请求行 请求头 空行 请求体
HTTP 请求方法
HEAD
获取报文首部,与 GET 相比,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OPTION
询问支持的请求方法,用来跨域请求
GET 与 POST
根据 RFC 规范,GET 的语义是从服务器获取指定的资源,是安全且幂等的;POST 的语义是根据请求负荷(报文 body)对指定的资源做出处理,是不安全且不幂等的
- 在 HTTP 协议里,所谓的「安全」是 指请求方法不会「破坏」服务器上的资源。
- 所谓的「幂等」,意思是多次执行相同的操作,结果都是「相同」的。
以上只是 RFC 规定,实际开发者不一定会按照 RFC 规范
常见的 HTTP 请求头和响应头
请求头
- Accept:浏览器能够处理的 MIME 类型
- Accept-Charset:浏览器能够显示的字符集
-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压缩编码
- Accept-Language:浏览器当前设置的语言
- Connection: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类型,keep-alive,close
- Range:用于断点续传,告诉服务器自己想取哪一部分
- Host:指明了请求服务器的域名/IP 地址和端口号,有了 Host 字段,就可以将请求发往同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网站
- Referer:发出请求的页面的 URL,可以设置防盗链
- Origin:不包含任何路径信息,与 Referer 首部字段相似,用于 CORS
响应头
- Date:当前的 GMT 时间
- Refresh:表示浏览器应该在多少时间之后刷新文档
- Allow:服务器支持哪些请求方法
- Location:重定向
- Server:服务器名字
- Expires:应该在什么时候认为文档已经过期
- Cache-Control:缓存
- Pragma: no-cache HTTP/1.0 中规定的通用首部,那时候 HTTP/1.1 协议中的 Cache-Control 还没有出来
跨源资源共享(CORS)
CORS 规范将请求分为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过程(可能对服务器数据产生副作用),目前 Fetch 规范已经不再使用这个词
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不会触发 CORS 预检请求,用户代理会在请求头中加入 Origin 字段 若该请求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看作是简单请求:
-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HEAD、GET、POST
- HTTP 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Last-Event-ID、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非简单请求
先发起一个 OPTIONS(预检请求),可以携带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想要跨域请求的方法)、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想额外携带的请求头) 请求头
CORS 响应头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Access-Control-Max-Age 预检请求的缓存时间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限定客户端可以携带敏感信息
过程与上面一致
HTTP/1.1 特性
优点:简单,灵活和易于扩展,应用广泛和跨平台 缺点:无状态双刃剑,不安全
- 长连接
默认开启,但为了兼容老版本的 HTTP,需要指定 Connection
首部字段的值为 Keep-Alive
- 管道网络传输
即可在同一个 TCP 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发起多个请求,但是服务器必须按照接收请求的顺序发送对这些管道化请求的响应,如果服务端在处理 A 请求时耗时比较长,那么后续的请求的处理都会被阻塞住,这称为「队头堵塞」。HTTP/1.1 管道解决了请求的队头阻塞,但是没有解决响应的队头阻塞
实际上 HTTP/1.1 管道化技术不是默认开启,而且浏览器基本都没有支持
- 队头阻塞
当顺序发送的请求序列中的一个请求因为某种原因被阻塞时,在后面排队的所有请求也一同被阻塞了,会招致客户端一直请求不到数据
HTTP 演变
HTTP/1.1 相比 HTTP/1.0
- 使用长连接的方式改善了 HTTP/1.0 短连接造成的性能开销
- 支持管道(pipeline)网络传输
HTTP/2
HTTP/2 协议是基于 TLS
- 头部压缩:如果你同时发出多个请求,他们的头是一样的或是相似的,那么,协议会帮你消除重复的部分。
- 二进制格式: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
- 并发传输:引出了 Stream 概念,多个 Stream 复用在一条 TCP 连接,Stream 里可以包含 1 个或多个 Message
- 服务器主动推送资源:
在 TCP 这一层,存在“队头阻塞”的问题
HTTP/3
基于 UDP 的 QUIC 协议 可以实现类似 TCP 的可靠性传输
QUIC 有以下 3 个特点
- 无队头阻塞
- 更快的连接建立
- 连接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