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
摘抄
- 现代化建筑变成废墟,又被人们非法占据,这样的光景总让人怀疑文明是否正在崩溃。
- 在纵向社会里进行横向移动
- 当人们处于泡沫之中时,是无法意识到泡沫的存在的。只有泡沫崩溃了之后,人们才能知道它是泡沫。
1940年体制
为了确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他们建立起“国家总动员体制”,将全国所有资源都用来为战争 服务,在战后几乎原封不动地被继承下来。
其理念是对产业实行国家统制,类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强化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战后经济恢复
人们对日本的经济与权利机构认识不清晰,导致对日本的整治没有实际作用。
同样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在战后没有认真追究战犯责任,而德国却彻底清除了纳粹分子及其支持者。
“日本式管理”的两大特征:其一,几乎所有大企业的管理者都是在公司内部选拔产生。另外,工会与公司是命运共同体,工会是由各企业单独设立的组织,工会并不把与资方的斗争作为工作重点,而是尽力协调劳资关系。
战后的通货膨胀使地主阶级与富裕阶层没落,普通劳动者因为工资随物价上涨,受影响不大。
朝鲜特需为经济腾飞助力
神武景气与岩户景气
神武景气1954年12月开始。日本不再依赖战后复兴的需求或者朝鲜特需,而是真正依靠投资和消费等内需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景气。
岩户景气1958开始
高速增长 60到70年代
昭和三十年代(1955年到1965年),在生活方式的方面是现代日本的原 点,很多日本人都对“昭和三十年代”怀有浓厚的乡愁。
70到80年代
尼克松冲击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这象征了由美国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下,维持固定汇率,推进自由贸易的体系的瓦解。
之后,国际货币制度开始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将原油作为斗争手段,宣布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社会笼罩在鼓吹世界末日的悲观论调里,经济遭到重创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
日本凭借1940体制领先世界克服石油危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世界经济的基础条件逐渐改变,而对于战时体制的一味称颂,导致日本经济未能及时适应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金光闪闪的80时代
日本第一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地位飞速提高的时代。汽车和半导体超 过美国,称霸世界。
当时大家都深信,“以后将是日本的时代,而非美国的时代。”
广场协议
1985年,五国达成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汇率向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美元贬值的方向发展。
原油价格降低、日元升值和利率下调三个条件,当时被称为“三重优势”。
1987年2月卢浮宫举行了G7会议,会议要求各国协调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止美元进一步贬值。这一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出现地价上涨的苗头。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将金融缓和政策改为加息。但是加息将会加速美元贬值,有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由于担心“日本成为引发世界恐慌的源头”,日本银行决定推迟加息。
从1987年2月至1989年5月,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2.5%的极低水平。这种异常的金融缓和状态被故意忽略,从而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发生。
1989年底,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为2 000万亿日元,是美国土地资产总额500万亿日元的整整4倍。
在此之前,历史上没有出现“地价高涨是泡沫”的观点,因此人们不认为这是泡沫。
90年代
泡沫崩溃
1990年1月4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全面走低。这就是泡沫经济崩溃的开端。
1989年12月,后来被称为“平成鬼平” 的三重野康就任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认为,“工薪族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房的社会是不正常的,必须紧缩金融,抑制地价上涨。”他从1990年开始连续实施了金融紧缩政策。
股票下跌,地价确任在上涨。大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地价上涨,但这一系列政策并未见效。下跌的股价和上涨的地价,二者背道而驰的情景,更坚定了一些人“土地价格果然并非泡沫”的看法。
1991年下半年开始,地价开始下跌。
虽然股价与地价下跌,但大多数日本人仍然没有意识到日本经济正在走向衰退,人们任然认为日本比美国强大。
陷入混乱的大藏省
1995年“大藏省丑闻”曝光,大藏省因此陷入大乱。
1940年体制从本质上讲,就是不通过市场竞争来分配资金,而是由有关部门进行配给的体系。国民相信“公平地进行分配”,是其存在基础。一旦失去国民的信赖,这个体系就面临崩溃。
2001年1月,名为大藏省的政府部门消失了,大藏省被拆散。
社会性事件频发
1995年3月,奥姆真理教制造了“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扶他自的《终之空》可能取材于这个事件)
社会性事件频发,日本笼罩在“日本已经不行了”的末日论之中。
前进中的世界把日本抛在了身后
这个标题好悲伤😞
IT革命意味着成本的急剧下降
制造业由垂直一体化走向水平分工
由于中国在大量生产领域承担了生产制造业务,全世界的工业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下降。日本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
各种指标都在1995年前后到达顶点,之后开始下滑,直到现在。
2005年前后日元贬值,出口有所好转,制造业稍有恢复,人们认为只要“实施金融缓和政策促进日元贬值”,日本经济就会好转。